在工廠大規模生產的傢俬之外,一張經典的中式紅木椅,造工別緻,就是來自木匠老師傅的一雙巧手。他們怎樣傾注一輩子的時間和心力,來投入這門傳統的手藝?他們又怎樣了解和詮釋木材的價值?他們如何經歷和見證木業時代的發展和轉折?這些我們想知道的故事,這本《成材的木,成器的人》以豐富的影像和職人的口述記憶,將台灣最後一代的匠人與台灣木業的年代娓娓道來。
「鋼鐵和塑化物漸漸包圍了日常生活,連許多木材都被打碎、加壓,製成看不出木頭本色的系統家具⋯⋯當我們離自然似乎越來越遠,這時還能接觸到蘊含天然生命力的木材,並把它們帶進你我家中的,就是實木加工的師傅們了。」
--行人文化實驗室企劃,《成材的木,成器的人》
書中的老師傅以榫卯、跳台(車床)、曲木等三種實木加工主要的技法,向讀者展示木材產品所蘊含的技藝價值,並訴說自身與整個行業的故事。打造榫卯的王師傅晚入行,卻靠努力自學升上木廠組長,所擅長的榫卯講求靈活變通,精細洞察,他以此應對產業的轉型;跳台這門技術現在僅存於日本和台灣,江師傅成為行內景仰的人物,靠著四十年的經驗之道,造出機器難以比擬的光澤度和圓潤感,可惜也難敵訂單銳減的苦況。
擁有大量林業資源的台灣,過去曾是世界上一流的木業加工大國,現在因為生活型態改變、產業外移等因素,一眾木匠師傅惜木造木,也須思考產業如何與時代接軌。讀著老師傅們真實而動人的故事,看見他們的用心和對木材產業的眷戀,讓人深思這個產業以後的路,也值得在香港一樣從事木藝工作的我們借鑑。
本書導讀:
【技術、眉角,皆賴精細洞察】
看師傅怎麼留榫卯的尺寸、邊緣距離,就知道是不是真正經驗老道的高手。「每個木頭特性不同,加上地區環境氣候也不同,就會影響熱漲冷縮的程度,這張椅子是要內銷台灣、還是外銷到歐美、甚至隔壁的日本,都要考量環境的因素,榫卯接合太緊容易讓木件崩裂,太鬆又易垮解,怎麼留縮賬空間都要靠經驗,目標是做出一個像傳統老家具那樣幾十年都不用維修的生活用品,真不簡單。」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