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MeiSuet

他擁有一片森林

Updated: May 20, 2019

我們常常思考木工藝與木材、樹木乃至自然的關係,這篇文章中的攝影師Jaakko Kahilaniemi,以相片記錄家族森林的一草一木,給予我們一個理解這個問題的方向。


「了解100公頃」(100 hectares of Understanding)系列-100 PlantedSaviors Of The Heritage,2015© Jaakko Kahilaniemi


「紀錄自然,不單因為自然的美態,更是一種管理自然的方式。相片留下了自然的詩情畫意,但同時相片象徵了人類對豐富天然資源的覬覦。」


在香港,社會上普遍父承子繼的是物業,或是財產;然而讓人驚喜的是,這名芬蘭攝影師卻繼承了他父親所擁有的一片森林。他選擇以相片記錄這片森林,繼而思考人類怎樣「擁有」自然,大自然怎樣變成人類社會的一種資本和財產。在「了解100公頃」的作品中,他拍攝了100棵杉樹樹苖,並為它們量高稱重,記下它們的生長地點,原因無他, 只因樹苖在他眼中就像孩子。


Jaakko說,在他長大的環境裡,所有男人不是伐木工人、獵人,就是從事與森林相關的工作,他在藝術學院時也一直以森林為創作題材,所以我們不難理解他與大自然的感情。雖然身在「石屎森林」的我們,無法擁有自然,難以置身於與自然有著緊密連繫的環境裡,我們卻依然與自然榮枯共生。我們是否能夠像這名攝影師一樣關心自然,懷著好奇心探索自然,然後以木工藝表達我們對自然的尊重呢?



文章導讀:

對於家族最初是如何得到這片森林,他並不太清楚,反而最有興趣的,是把它當成自己的創作對象。對於人類可以「擁有」自然這個概念,他大惑不解。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我們的祖先是由大自然這位母親養大的,大自然是怎樣變成人類社會的一種資本?森林是如何成為一種財產?這些都是他在作品中提出的疑問。

27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